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金陵胜境隐琼瑶,博物六馆岁月遥。
斑驳青铜载往史,晶莹陶韵鉴今朝。
墨香书画千秋绕,吴越金尊万代骄。
且观且叹思兴废,文脉传承永不凋。
2024.12.28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时光的诗章
图片
在金陵的脉络里,有一座文化的圣殿沉默着,收藏岁月的鳞片
石兽蹲守在历史的入口斑驳的纹路,铭刻着往昔的风云变幻门扉轻启,仿若踏入时光的深涧
玻璃展柜后,古老的瓷器泛着幽光釉色里沉淀着朝代的兴衰荣枯书画上的墨痕,晕染着文人的风骨
青铜器的冷硬,藏着热血的记忆玉器的温润,恰似千年的情愫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沉睡的故事
图片
穿梭在展厅,脚步轻缓怕惊扰了这静谧的历史之眠指尖拂过玻璃,似触碰到时光的弦
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影落在古老的织锦上,编织着梦幻这里,是南京博物院是历史的回响,是文明的沉淀静静等待,每一个灵魂的叩问与探看
在博物院的一角,灯光轻柔地落下玉琮沉默着,似从远古泅渡而来的智者
图片
它的外壁,神秘的兽面纹起伏线条勾勒出岁月的深邃与未知像是古老的密码,等待解读的眸光
每一处凸起与凹陷,都藏着故事或许是良渚祭坛上的虔诚祝祷或许是部落篝火旁的传说传唱
图片
玉质的温润,抵御着时光的侵蚀在千年流转中,守望着文明的火种于这方天地,向每一个访客低语
诉说着山川的变迁,人事的更迭它是大地的舍利,文明的华章
南博简介
南京博物院被誉为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齐名。南博拥有各类藏品 43 万余件(套),珍贵文物 37 万余件(套),珍贵文物数量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居中国第二。南京博物院馆藏众多,一院六馆十八大镇馆之宝。 18 件镇院之宝是在 2007 年经过专家甄选和市民投票评选出,并根据其特点,给予每件宝贝专属称谓,实属难得。其中6件在历史馆常展,剩余部分在特展厅镇院之宝展厅定期展出,一次打卡完不太可能,能看到多少凭运气。
院馆布局图:
图片
十八大镇馆之宝清单:
1.通天之宝:透雕人鸟兽玉饰件。(历史馆,2展厅)
2.祭礼之宝: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历史馆,2展厅)3.权信之宝:广陵王玺金印。(历史馆,3展厅)1981年2月24日出土于江苏省邗江县甘泉山2号墓
4.护佑之宝:银缕玉衣。(历史馆,3展厅)金缕玉衣国博有成列,但银缕少见具有唯一性;
5.神异之宝:青瓷神兽尊。(历史馆,4展厅)
6.画像之宝:竹林七贤砖画。(历史馆,4展厅)7.镇护之宝:金兽。(特展馆,9号展厅)
8.御窑之宝: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不定期特展)
9.贵媛之宝:金蝉玉叶。(不定期特展)
10.弘觉之宝:鎏金喇嘛塔。(不定期特展)11.水墨之宝:徐渭《杂花图卷》。(不定期特展)12.光明之宝:错银铜牛灯。(不定期特展)13.福寿之宝: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不定期特展)14.慈航之宝:金观音菩萨立像。(不定期特展)15.舆图之宝: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不定期特展)16.文房之宝: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不定期特展)17.织绣之宝:沈寿绣品《耶稣像》。(不定期特展)18.天工之宝:错金银重络铜壶。(不定期特展)以上图片就不放了,占篇幅太多,希望有意向的朋友按照定位自己去寻宝。
建院历史
1、1933年4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1933年4月,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倡议下,“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隶属于教育部,办公地点设在鸡鸣寺1号,傅斯年任筹备主任。同年6月,拟定《国立中央博物院计划书草案》,明确建院宗旨: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
2、1933年,傅斯年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傅斯年1933年4月—1934年7月,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
3、1933年,筹集原藏清朝奉天、热河行宫文物作为藏品,接收古物陈列所。1933年10月,按照中央政治会议377次会议决定,接收内政部所属古物陈列所。1933年2月南迁,原藏清朝奉天、热河行宫的宫廷文物,作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基本藏品。
4、李济 1934年7月—1947年5月,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
5、1934年,成立建筑委员会,并举行第一次会议。1934年7月2日,按照《国立中央博物院暂行规则》第三条成立建筑委员会,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翁文灏任委员长,张道藩、傅汝霖、傅斯年、丁文江、李书华、梁思成、雷震、李济任委员。其中张道藩、傅斯年、丁文江为常务委员,梁思成为专门委员,领导建筑工作。经与南京市政府商准,征购中山门内半山园100亩地为院址,后又增加93亩。
6、1935年,徐敬直被委任为筹备处建筑师。1935年9月6日,在13份竞选设计方案中,兴业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徐敬直所拟建筑图案当选,徐敬直被委任为筹备处建筑师。徐敬直原设计大殿为清式建筑,经会同梁思成修改成仿辽建筑,陈列室内部为西式建筑样式。
7、1936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1936年4月15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推举蔡元培为理事长,傅斯年为秘书长,拟定通过《国立中央博物院理事会议事细则》、《国立中央博物院各馆组织暂行通则》,确定理事会的职责是推举院长,负责审议预决算,监督藏品的保管,为开展学术研究设立各种专门委员会等。
8、一期工程完工后的国立中央博物院。1936年6月6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第一期工程开始动工。同年11月12日,建筑工程奠基仪式举行。1937年8月,因时局变化,第一期建筑工程完成75%后,被迫停工。1947年,一期工程按原设计继续进行,至1948年初完工。
9、1937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1937年11月18日,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奉令西迁,院藏文物分水陆两路西迁。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西迁文物辗转万里。1940年6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抵达四川宜宾的李庄,恢复工作。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文物全部运回南京。
10、1950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1950年3月9日,遵照中央文化部通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并举行成立大会,受中央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领导。华东文化部部长徐平羽兼任首任院长,曾昭燏任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
11、1956年1月,曾昭燏出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时至1964年12月。
12、1956年,曾昭燏院长主持制订《南京博物院十二年远景规划纲要(1956-1967年)(草案)》。1956年5月17日 曾昭燏院长主持制订《南京博物院十二年远景规划纲要(1956-1967年)(草案)》,根据当时南京博物院是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博物馆的性质,提出南京博物院一个主要任务是搜集保存有关东南地区考古学、民族学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以举办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陈列;另一任务是为全国,特别是东南五省历史性的博物馆培养干部,并对五省省级历史性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的历史部进行业务辅导。
13、1959年3月1日,江苏省博物馆、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迁至南京博物院合署办公,曾昭燏续任院长。
14、1983年3月9日,“南京博物院建院五十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南京博物院五十年纪念展览”开幕,中共江苏省委、南京市委领导和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数百人参加庆祝会。10日至11日举行院庆学术报告会。期间,于院大门西侧植银杏树5株作为纪念。
15、1984年,由南京博物院自筹资金新建的文物保护科技实验楼落成并投入使用。
16、1992年11月,由江苏省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设计的文物保管新库房开始兴建,建筑面积为3456平方米。1994年11月竣工。
17、1993年3月,值南京博物院建院60周年庆典之际,南京博物院扩建工程奠基。
18、1999年9月26日,作为江苏省六大文化标志性工程之一的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落成开馆。该馆建筑面积16836平方米,总投资为1.37亿元,1995年10月开工兴建,1997年9月主体建筑竣工,1999年8月装饰及其它设备工程完工。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开馆典礼。(文字摘自江苏地方志)写在最后,为什么带孩子去逛博物馆?艺术家陈丹青曾经说过:“我上过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博物馆。”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博物馆的教育,不仅是向孩子们分享艺术文化知识、使他们理解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培养审美艺术,我们还应当指引他们思考未来,完善道德与人格。”各位看官码字不易,如有认同,加个关注,点赞再走,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广升网配资-股票杠杆平台软件有哪些-炒股开户公司-最好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